top of page
Nieuhof-Ambassade-vers-la-Chine-1665_073

澳門水域的荷蘭艦隊,荷蘭人約翰·紐霍夫(Johan Nieuhof)的著作中有一幅插圖描繪了在1622年6月23至24日發生在澳門的葡荷戰爭的情景。

六月二十四日資料

十七世紀時期,澳門是葡萄牙在亞洲海上貿易的戰略要地。自 1601 年起,對華貿易的豐厚利潤令荷蘭人屢次入侵澳門。雖然荷蘭的武裝船隊被多次驅逐下海,但他們的位置距離澳門非常接近。

到了1622 年 6 月 24 日清晨,一支由 13 艘戰艦組成的荷蘭艦隊出現在澳門海域附近,他們以兩艘帆船作掩護,使得這支裝了800人的荷軍艦隊順利登陸到劏狗環淺灘(今水塘)一帶。葡人卡瓦林諾(António Rodriguez Cavalinho)指揮官率領了幾位葡萄牙人和本地居民,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阻止荷軍登陸。而荷軍司令官雷爾松(Cornelis Reijersen)在上岸後不久便被葡軍打傷,但這並未阻卻荷蘭艦隊登陸的步伐。

Museu Oriente_2018_estatua holandes_01.J

來自西方的人(可能是荷蘭人)。 十七世紀。 花崗岩雕塑。 東方博物館,里斯本(葡萄牙)

S. João Baptista.jpg

耶穌會的羅雅谷神父(Jeronimo Rho)在尚未完工的聖保祿炮台上發炮,精準地擊中了荷蘭軍的火藥車。荷軍大亂,澳葡中日貿易船隊司令賈羅布(Lopo Sarmento de Carvalho)親自率領澳門號(Nau de Macau)進行了反擊,荷軍被逼退回淺灘,​數百名士兵和軍官被殺死或淹死,澳門葡軍大捷。

 

葡人戰勝荷蘭艦隊當天正是天主教的聖約翰日,人們認為擊退荷蘭軍皆因得到施洗者聖若翰的保祐,故當時的市政廳(今市政署)將聖若翰奉為澳門主保。從那時起,適逢每年6月24日,市政廳除了會舉辦受歡迎的慶祝活動外,還承諾每年進行「大巡遊」和「九日敬禮」的儀式以作紀念。後來澳葡政府將這天定為「澳門城市日」,這一日子在 1999 年之前為公眾假期。

市政廳小冊子,由市政廳於1940年6月2日編輯

參考資料:

高美士,2010年,《Páginas Da História De Macau(譯:澳門歷史)》,澳門國際研究所出版。

查爾斯·拉爾夫·博克瑟 (C. R. Boxer),1991年,《Estudos para a História de Macau(譯:澳門歷史研究──16 至 18 世紀)》,第 1 卷,第 1 冊。葡萄牙東方基金會出版。

查爾斯·拉爾夫·博克瑟 (C. R. Boxer),1926年,《24 de Junho de 16[22]: Uma façanha dos portugueses(譯:1622年6月24日──葡萄牙人的壯舉)》,殖民地總署公報。

文德泉 (Manuel Teixeira),1976,《Os Militares em Macau(譯:澳門軍隊)》。澳門:國家出版社出版

bottom of page